1月20日,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,来自少数民族界别的马海伦委员在参加小组讨论时建议,应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避难体系建设。
马海伦委员说,宁夏位于地震带上,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,是地壳构造活动极为强烈的地区之一。据记载,宁夏区域历史上地震频繁发生,曾经发生在中卫市海原县的8.5级大地震震惊中外。根据宁夏地震台网测定,2021年宁夏境内发生0级以上地震302次,宁夏周边地区发生0级以上地震34次。可见地震活动在该区域已进入频发期。
“以目前科学技术水平,地震仍难以预测,难免不会出现较大破坏能力的偶发地震。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避难体系,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软硬件,建立灾后疏散小组,确保灾后民众疏散安置工迅速、安全、有序开展至关重要。”马海伦委员谈道,2012年银川市地震局组织编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预案编制指南,但目前来看,地震应急避难体系总体还存在不足之处。建议按照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》等规定,完善软硬件建设。配齐相应避难设施设备,完善应急避难所的疏散安置预案和避难场地建设。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场所设施设备,确保灾难来临时能正常使用,建立定期检查制度,确保疏散线路畅通。加大地震科普宣传,倡导每个家庭进行家庭应急物资储备,提高市民防灾意识。辖区政府、组织和单位将疏散安置民众划分成组,以楼栋为单位,明确各疏散小组负责人和协助人员的姓名、联系方式及负责疏散的户数,加强抗震应急演练,做到有备无患。(记者 马 敏)